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厨卫电器 厨卫电器

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_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大全

zmhk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_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大全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的问题。关于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1.求助,要写一篇与英语相关的论文(

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_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大全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的问题。关于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求助,要写一篇与英语相关的论文(用中文写的),请问有什么好的题目可以选择啊

2.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3.浅谈广告与艺术论文

4.英汉翻译结课论文

5.电子商务法律类论文范文?

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_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大全

求助,要写一篇与英语相关的论文(用中文写的),请问有什么好的题目可以选择啊

       参考范文:

       商务英语中文化与翻译

       [摘 要] 商务英语是我国涉外活动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又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以及语言的基本知识之外,对文化,尤其是跨文化的熟知也是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必不可少的条件。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对商务英语的翻译进行深入分析,旨促进商务英语的翻译的水平。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跨文化 翻译

       商务英语指的是在商务交际中所使用的英语,但是商务交际不可能仅仅通过商务上的专有词汇或者是术语就能完成,而是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跨文化知识在商务英语交际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它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或者群体与另一种背景的人或者群体所进行的交际。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除了必须了解商务英语的规律和特点外,还需要了解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因素才能做好翻译。

       一、对动物的认识与翻译

       英汉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对比关系离不开其内涵比较,在浩瀚的词汇海洋里,动物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它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迁移的意义。不同语言动物词的概念意义有的相同或相近,但有时则大相径庭。例如,提起“公鸡”,国人往往会联想到“闻鸡起舞”、“金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但“金鸡”牌闹钟,“金鸡”牌鞋油销往英美国家,若商品名译为“Golden Cock”,“Shoeshine Cock”则恐怕无人问津。因为在英语中cock有“雄性动物生殖器”之意,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联想自然会令商品滞销。再如,“龙”的形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广为人知,所以“望子成龙”宜意译为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切不可将“望您子成龙,女成凤”译为:Wish your son a dragon, your daughter a phoenix。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势必会使西方人误解,因此,有人主张把中国的“龙”译成long而不是dragon的建议不无道理。

       二、对颜色的认识与翻译

       在东西方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的词汇非常丰富,这在商务翻译中需要译者特别注意。如:红色在我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喜庆,而西方文化中常说a red battle(血战 )、red alert(空袭报警);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禁忌词,西方人常用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white wedding(新娘)a white lie 无害的谎言等;黑色在中国文化里象征严肃、正义,又象征着邪恶、反动,西方文化中black是禁忌色,如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black 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give me a black look(怒气冲冲地看着我);绿色在中国文化中除了表示狭义外,还表示野恶,西方文化中的green表示新鲜、没有经验、妒忌。如a green hand(生手)、green with envy(充满妒嫉)。在颜色方面,商务译者应首先明晰其在源语及译入语中是否具有特殊语用含义,之后才能确定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传达。又因商务策划,广告及语言宣传应具有企业形象代表性和形象持续性,因此在颜色应用及表述方面一着不慎将导致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

       三、对数字的认识与翻译

       在商务翻译中,另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字。由于受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的影响,数字在东西方文化中同样存在着明显差异。如我国有 “666”、“999”、“金六福”、“三枪”、“十三香” 等这些数字被用作商标的商品。在欧美国家同样可以看到“7-Up”、 “Mild Seven”、“7-Eleven”等商标的商品。但要把three、six、thirteen用作商品的商标或者定为约会的日期就会遇到麻烦,因为six象征魔鬼、thirteen是不吉利的数字,而three在贝宁、博茨瓦纳等地视为不吉数。再如尽管汉语与英语中4都是不好的象征,但汉语中是因其与“死” 谐音,而英语中 “four” 则代表粗俗,廉价。例如: Four-letter words 指的是粗俗的下流话。由此而衍生出four-letter man(专喜使用粗俗的下流话的人)。由four组合的另一习语是:Four-sale(廉价的啤酒;每品脱原来只卖四便士的啤酒)。一个很好的商务案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一家美国公司为表示出口到日本的高尔夫球价廉物美,而将其包装定为四球一套。岂不知,日本文化脱胎于中华文明,二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文化中,数字“四”同样代表“死亡”,是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这家美国公司的高尔夫球在日本的销售情况大家便可想而知了。

       四、结束语

       商务翻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众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中,文化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涉及动物、颜色、数字翻译时我们有必要研究两种语言中的相关文化因素,特别是其在译入国家的文化暗含。从事商务翻译时要注意以上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有效的传达正确商务信息,有力地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陈 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4,第2期:P1~4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李天辰:论跨文化交际研究[J].齐鲁学刊,2005,第2期:P16

       相关文献:

       [1]刘惠华:电子邮件语言的性质和文体[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2)

       [2]李俊儒:商务英语电子邮件体裁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3]何光明:商务英语电子邮件的写作[J].英语自学,2006(5)

       [1]Hawkins,R. Second Language Syntax: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M].Blackwell.

       [2]Skehan,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UP,1998.

       [3]王守元.评Krashen的习得——学习假说[J].外语学刊,1999,(4).

       [4]周旭阳.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对教学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Mark, Ellis and John Christine.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Smith, F.. Understanding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analyses of reading and learning to read. 5th ed.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4.

       [3]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和认知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2(2).

       [4]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补充:

       相关资料:

       /yingyu/yuyanwenhua/8255.html

       /s/blog_4cf247ad0100blfp.html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近年来,手机所扮演的角色逐渐由单纯的通讯工具向个人信息终端演变,成为众人瞩目的?第五媒体?,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手机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手机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篇一

        手机广告研究

        摘要:近年来,手机所扮演的角色逐渐由单纯的通讯工具向个人信息终端演变,成为众人瞩目的?第五媒体?,手机广告也逐渐发展壮大。本文将从手机广告的特点、现状等方面入手,分析手机广告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监管手机广告的措施。

        关键词: 手机广告;受众;广告监管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156-02

        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通信的便捷,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后的全新媒介形式,即?第五媒体?,这已得到业界共识。似乎有媒体的地方就伴有广告,手机作为媒体的性质一显露,人们就开始琢磨如何在手机上做广告,有些商家也已经初尝甜头。近日,中国联通正式推出手机广告业务,为精准营销开拓了新时代,也为联通拓展信息服务与新传媒奏响序曲。

        一、 手机广告的特点与优势

        手机广告指基于手机的媒介特性,以文字、、特殊(优惠券、二维码)、视频、电话号码、手机外呼等作为传播形式,以各种业务为传播载体,包括:短消息、WAP、语音、彩信等,向手机终端用户传递广告信息。

        (一)手机广告的特点

        第一,广告的受众庞大。从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4.26亿,手机网民接近1亿,这样为快速传播一条信息或者广告资讯奠定了非常好的受众基础。

        第二,广告媒体的私人性。我们大家都知道,手机一般人手一机,正常情况下不会他人共同分享的,这为我们定点识别打下了基础。

        第三,它的贴身性。手机与人随身而行,这个为广告在其中传播创造了机会。

        第四,广泛的传播性。手机短信有意义的价值情况下,它的转发性的可能性很大。

        (二)手机广告的优势

        1、分众

        即按消费者特性及需求,对消费者群体的划分和归类。广告客户对手机广告的兴趣源自这样一种理论:手机广告能够创造与消费者间的亲密联系。手机非常普及而且面向个人用户,广告客户可以根据年龄、性别、位置发布特定的广告,克服了传播的盲目性。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广告主的要求提供不同的广告服务。

        2、定向

        以用户数据库为基础开展精确定向营销,准确地筛选出目标用户并施以有针对性的行销策略 。手机广告的传播除了可以针对特定的群体定向传播,广告的发布时间和频次也可以进行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据用户的意愿进行调整。广告主还可以根据产品流通情况自由选择发布区域,发布数量可根据受众情况进行调控,便于广告主的业务安排。同时通过发送系统及时统计用户反馈,对广告效果进行更加科学的评估,为受众和业主提供高价值的服务。

        3、互动

        指在广告传递过程中,广告主与终端用户的双向交流。手机短信的互动性有多个层面,首先是人机互动。也就是说,接受者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可定制信息,可改变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其次,是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手机与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互动,在一些互动式节目和订阅方面已经比较成熟;随着移动互联业务的发展,和互联网的互动也日渐成熟。这种互动可以使手机短信这一定向传播的广告方式和大众媒介的传播相结合,从而在传统媒体实现普及,知名度提升的同时,增强目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最后,这种互动还能与销售终端的互动,可以立刻、及时地调动消费者的行动,使之产生购买意向。

        4、及时

        由于手机自身的随身特性,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到达受众,克服了传播的盲目性,并根据用户反馈,对广告效果进行更加科学的评估,为受众和业主提供高价值 。

        5、低成本

        短信广告的发布费用非常低廉,与传统媒体动辄上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广告费用相比,短信广告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通过短信平台提交短信广告,比直接用手机发短信息更便宜,大大降低了广告主的广告发布成本。

        手机广告的精准性

        (三)手机短信与平面媒体的比较优势

        例:普通一份市级报纸跟手机短信广告的对比。

        1、广告价格

        市级报纸:1/3头版6万/期,1/2头版10万元/期 1/3底版3.8万/期,1/4底版2.8万/期,1/2底版5.3万/期普通全版15万/期,6-8万/半版,1/4版3-4万(投入高)

        手机短信广告:每条信息只需0.04-0.07元,以日发送量20万条计,每日投入只需8千至1万多元,发送1-5万条仅需几百至1千多元。(投入甚少)

        2、到达率/浏览率

        市级报纸:发行25万份,阅读40万人次,整版浏览率据统计约20%(8万),半版约5%,其它小版面与版花浏览率不足2%,重复浏览率一般为0。到达率、浏览率低 。

        手机短信广告:选择精华号段及收集的实号段,到达率95%以上,普通号段85%以上,带强制性收阅,浏览率100%,到达率、浏览率高。

        二、手机广告的基本形式

        (一)PUSH类广告

        即将分众后的广告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有短信、WAP、彩信三种形式。PUSH广告的核心优势是可进行分众化精确营销,这是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

        1、短消息PUSH

        即通过发送短消息的形式将广告信息告知用户,覆盖面广,可覆盖所有手机用户,到达率高,成本低廉。

        2、WAPPUSH

        即将企业WAP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用户点击链接,即可查看广告信息或进入企业WAP站点,其优势有百万级的高端用户极具开发价值,受众接受度高。

        3、彩信PUSH

        即将广告信息发送到彩信用户信箱。其优点有超大容量,支持文本、、视频、音频等不同格式,表现力强;90%的商务用户,皆为高端人群;传送速率快,用户认可度高。

        (二)WAP类广告

        1、手机门户站点类

        类似于互联网门户。例如,中国联通的WAP站点为?互动视界?。?互动视界?每天的用户访问量可达到100万人次,极具广告开发价值。其用户群体偏年轻,中高收入阶层,学历普遍在大专以上,公司员工占相当比例,有很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用户群体特征决定了适合进行手机广告投放的是中高端产品或品牌,如IT通信、家电、金融保险、旅游餐饮、建材家居、零售商贸、汽车交通、医疗保健等行业将在中国联通手机广告平台上大有可为。以?互动视界?站点为依托,中国联通推出WAPMINISITE(企业手机站点,相当于迷你型企业网站)特色服务,为广告主的WAP站点提供接入服务。

        2、无线互联网广告

        手机上网时往往是处在时间间隙和移动的状态中,手机网络广告应该针对用户的使用习惯做设计。

        (三)置入类广告

        将广告主各种信息置入到手机中,分为永久性置入和非永久性置入两种。其置入的内容可以是以屏幕保护、 壁纸、开关机画面方式内置,电视广告作为视频内置,广告歌曲作为来电铃声内置,品牌主题游戏内置,有利于品牌和消费者建立长久联系。

        1、手机程序广告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手机程序的广告潜力也开始显现出来。这一块可以采取广告支持的免费游戏软件供使用者下载的模式。软件典型的有手机版的城市生活指南软件,提供了美食,**,音乐,展览,休闲,血拼等各类信息。

        2、游戏广告

        手机游戏插广告 。

        3、间隙广告

        意思是在下载手机**、游戏时的广告。

        (四)蓝牙类广告

        蓝牙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集图形、声音、文字、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身,在终端手机上得到完美展现。不但给终端用户提供新颖的信息服务体验,同时也给广告主提供精准的数据资料和科学的数据分析。

        (五)手机视频广告

        随着3G(甚至广播模式的手机电视)的到来,未来手机视频广告的带宽瓶颈肯定不再是问题,在播放视频的时候屏幕下方显示广告链接,用户可以随时可以点击。

        三、 手机广告存在的问题

        在商业社会,特别是现在的信息社会,手机广告的特点及其优势,让人们看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丰厚的利润增值项目。但另一方面,手机广告的强制介入等特点,也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综合来说,现阶段,手机广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技术方面的问题

        1、广告形式单一,吸引力有限

        目前的短信广告以文字表达的形式为主,内容直白,诉求过于明显,而且短信70个字的容量限制了传递的信息量。相比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吸引力有限。

        2、信息安全

        一些手机的黑客针对手机的软件专门设计了一些病毒,对广大的手机用户进行攻击。

        (二)法律方面的问题

        1、缺乏相关政策和监督管理

        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无线广告进行管理,现行的广告法中也没有涉及短信,我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法还在起草中,管理相对滞后,也影响了行业的稳定发展。

        2、手机号码的法律问题

        手机运营商向广告商出售手机是非法的,法律问题有待解决。

        3、手机号码的隐私问题

        由于手机的极端个性化,隐私问题是一个障碍,如何获取用户数据库,由此涉及到隐私问题。

        (三)运营商方面的问题

        1、手机媒体被认为是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垄断媒体?

        运营商对于手机广告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手机广告的生意能否做得成。

        2、手机费用问题

        中国的手机收费高,而且是双向收费,用手机上网更加昂贵。

        3、垃圾邮件问题

        信息垃圾目前,中国网民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邮件数量已经超过正常邮件数量。垃圾邮件给使用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用户带来的烦恼与损失更大。此外,垃圾短信也已经成为一大公害。

        4、传播效果问题

        信息盲目发送,传播效果不好。对手机短信这一新兴媒体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对它的传播规律的认识不足导致广告信息盲目发送,成了骚扰信息,这是目前有限的手机短信广告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四、 发展我国手机广告业务的对策和建议

        (一)改变用户态度

        手机广告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关键要消解受众的抵触情绪,变被动接受广告为主动接受,也就是变?推?为?拉?。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使用户乐于接受广告信息。广告商应充分发挥手机的互动性,扩大用户的选择范围,并通过调查进一步掌握用户的需求,提供准确的新产品信息和促销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把广告融入手机可订阅及下载的内容中,让用户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息,以消减用户的抵触心理。

        (二)政府应加强监管

        探究我国手机广告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而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加强对手机广告的监督、管理,使之逐步走向专业化、制度化,把手机广告合理纳入现有的广告法制体系。

        1、集中手机广告发布权

        目前,我国手机广告的发布者不但包括电信运营商、SP服务供应商,而且包括直接发送广告的商家和个人,广告发布者非常分散,较难管理。为便于监督、管理,尤其是为了控制向同一部手机用户发送的广告数量,需要适当集中手机广告发布权,对商家或个人直接发布大量短信广告的现象予以限制,从而实现手机广告有节制、有针对的发送,维护手机广告的可持续发展。接收者也可以通过手机运营商明确表示是否愿意继续接受手机广告。

        2、建立手机广告经营登记制

        作为新兴广告形式,手机广告也可以灵活采用经营登记管理制,使广告经营规范化、专业化。这既能保证手机广告经营者的专业水准和经济实力,同时也有利于对手机广告经营实施监督和管理。

        3、实行手机广告审查

        (三)建立合理的盈利模式

        到目前为止,手机短信广告还没有可供借鉴的商业模式。手机短信广告要想成功,就必须建立起能兼得现存的广告业和通讯业之长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而且该模式充分尊重价值链中各要素的作用。

        在这一产业链中,有广告主、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消费者。广告主是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收入取决于广告主偿付给移动广告公司开展广告活动的资金数目。移动运营商作为信息传送的载体,拥有传送移动服务的设备和技能,控制着传输渠道。服务商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和技术服务,用户最终是通过服务商获得各种应用服务的。最后是消费者的态度,它决定了手机广告的未来。如果受众不买账,手机广告也不可能生存。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手机短信广告还有很多欠缺。不仅在我国,就是在国外目前也没能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整个产业链中的各环节之间仍然没能很好地整合,产业现状还比较零散,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连良.浅议手机广告的发展空间[J].理论研究,2007,(1).

        [2]戴丽娜.手机媒介广告运作初探[J].商业经济,2004,(7).

        [3]穆宽.手机广告成精准传播新热点[J].传播前沿,2007,(3).

        [4]许之敏,徐小娟.手机广告的兴起与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8,(1).

        [5]汪佩伟,王伟玮,陆波.发达国家手机广告启示录[J].市场观察,2007,(12).

        关于手机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篇二

        智能手机时代

        摘要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大众的同时,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也正日益显露。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同样具有两面性,如何利用其正面优势有效抑制其消极影响,是大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智能手机;手机阅读;语文教学

        引言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9月26日发布了2011年8月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9.4亿户。移动通信占通信总量的71.89% 。全国13.397亿人口除去1.6亿老龄人口和2.22亿儿童人口,几乎平均人手一部手机。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给出了?智能手机?词条的解释:智能手机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与传统的?电话?相比,目前的市面上出售的手机功能多样,上网、导航、游戏、短信、QQ、摄像、录音、拍照各种功能一应俱全。即使是山寨版的便宜货功能也丝毫不减。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只要想买都可以找到你需要的买得起用得起的手机。芬兰诺基亚、美国苹果、加拿大RIM(黑莓)、美国摩托罗拉等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学生中拥有相当的用户。

        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作为一把双刃剑,手机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开放自由的大学教学。

        1 手机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1 联络工具。

        大学生正属于思想活跃、追逐时尚、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时期,同时又脱离了家长的监督和学校像对未成年人那样的管束。

        及时与家长、朋友沟通。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相对过去子女较少。受父母关注过度,升学压力致使很多属于自我生存需要的事情都是父母长辈代行其职。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甚至有些学生渴望独立叛逆家长和依赖家长两极情绪并存。远离父母、亲人到异地求学,生活上的不适应、情感上的思念、精神上的失落都需要倾诉,手机使这种沟通变得及时迅捷,使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平复。对于稳定学生情绪,安定教学秩序,有相当的调试作用。

        及时与同学、老师沟通。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的压力以及对个体需求的尊重,使大学生除上课以外,很多情况下是单一的个人行动。手机的存在,使他们方便联系同学、请教老师,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方便与社会相关机构人员联系。信息时代,人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通过手机可以及时获取学校之外的外部信息,与社会建立联系。实习、就业、文化活动、考研辅导、信息咨询都需要与家长、同学、老师以外的人员发生联系,手机的使用让这些变得容易便捷。甚至在发生意外事件的时候,通过手机导航、求助、报警。

        1.2 信息工具。

        通过手机可以获取媒体和网络信息。手机的上网功能使之成为一台掌上电脑。手机报、手机快讯可以将国家大事、娱乐新闻及时发到手机用户。各个网络平台如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的讯息,学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及时获取。百度功能也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得他们所关注的信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阅读将成为一种潮流。手机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载体在大学生阅读过程中发挥作用。手机可以作为随时随地的学习工具。通过手机下载小说、工具书,比传统书籍轻盈方便,方便随时学习。让古人所说的枕上、厕上、马上(现在是车上)的学习更为方便,见缝插针,节约时间,利用时间。

        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推广。许多高校图书馆利用手机移动通信网这个新媒体平台来延伸自己的服务,利用图书馆的自身资源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实时更方便的信息服务,主要开展短信服务,如图书馆基本信息、基本服务、预约图书、到期提醒、书目查询等。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使手机逐渐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阅读终端之一。

        2 手机对大学教学的负面影响

        懒于思考。应试教育已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下降,不少学生都是接受型的,明显地表现出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手机无线网络的搜索查找功能个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提问,手机使用的隐蔽性和私人性使学生轻而易举的通过手机获得答案,如果老师否定,就再次检索。

        三心二意。手机使用的隐蔽性和无空间性让学生随时可以接受来自教室以外的信息,受到电话、短信的骚扰。手机游戏、QQ聊天、网络信息时刻吸引学生。一边听课,一边上网聊天,三心二意,注意力难于集中,笔者曾做过调查,30?40%的学生承认上课曾发过短信。投入学习精力减少,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并由此而养成了上A课看B书的不良学习习惯。

        疏于笔记。长期题海战术,简单重复的作业,让学生反感。电脑的复制粘贴功能、键盘敲击输入文字让学生找到了替代方式。因此,在没有升学压力和有效监控机制情况下,部分自觉性差的学生将手机的拍照功能移之于此,当老师反复提醒重要后,不情愿地举起手机拍照课件PPT页面。

        习惯人机交流。各种手机资费套餐都有较为便宜的短信配置,加之大学生集体宿舍、阅览室不方便大声喧哗和个人交际的私密性,学生习惯于发短信联系,甚至在合班课上控制不住自己进行短信交流。有人戏称大学生为?拇指一族?(按键发手机短信),长此以往,习惯于人机对话,不善于人际交流。已经形成一种口语表达上的能力欠缺。

        作弊工具。个别学生利用手机作弊,其影响比夹带小条还坏。小条还需要准备,抄写至少也可以熟悉一遍知识。而手机百度根本就毫无准备过程,随时照搬。甚至连很多未经甄别的错误信息也照抄不误,学习对这类人而言毫无意义。

        3 应对策略

        在全民手机时代,像中小学一样禁止学生用手机(其实有些时候也是禁而不止)是不现实的,任上述情形泛滥也是不负责任的。作为当代大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书育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不要在现代技术环境中迷失,既是教师的职业责任,也是为国家民族前途负责的社会责任。因此,如何削减智能手机在学生中形成的负面影响,光大其正面作用,加强教学效果,就成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对策略的核心。

        看了关于手机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的人还看

        1. 大学生如何利用好手机的论文

        2. 关于大学生手机市场的论文

        3. 大学生手机调查报告范文3篇

        4. 关于手机市场的论文

        5. 通信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广告与艺术论文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以下是由我整理的.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I.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 Therefore,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cannot be ignored.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that are reflected in the two languages pose considerable difficulty.

        It is acknowledged that when doing translation one can not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or sentence by sentence. Therefore, we must use 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amplification, ellipsis, conversion and so on. Ellipsis as one of the basic translation method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English-Chinese rendition. Translators apply it in order to make their versions more coherent and understandable.

        According to th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ellipsis means leaving out a word or words from a sentence deliberately, when the meaning can be understood without them.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does not mean cutting some content from the original articles. What could be omitted are words that are useless in translated works or else they will make the versions redundant or disobey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in another language.

        Some words and phrases are useless in Chinese but necessary in English. Articles in English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phenomenon from this aspect. They are very important in English, but we can hardly see any reflection of this part in Chinese. Ellipsis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text, making it more fluent, smooth, concise, thus conforming to idiomatic Chinese. The paper will explore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ellipses of pronouns, conjunctions, articles, prepositions, modifications, so as to achieve smoother and clearer communications among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I. Literature Review

        Long before, some people began to learn other countries? languages to understand others cultures. In China, Xuanzang was the first translator who not only translated the Sanskrit sutras into Chinese, but introduced the first Chinese writings to foreign countries, making foreigners understand China?s ancient culture. Meanwhile, he was the first to translate Lao Tse's works into Sanskrit. Indian scholars had a high opinion of Xuanzang, "In China, there is no such great translator, and also in the human cultural history, we can only say that Xuanzang is the first great translator."(Ye Lang, 2008) We can say that it was Xuanzang who motivated people to know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heir cultures and the peoples who live there. Then, some big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China, and so on became a melting pot.(Gu Zhengkun, 2000) People have imperceptibly spent thousands of years in knowing each other.

        With 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its open-up policy,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between this country and others. A lot of foreign tourists come to visit China. While traveling, these foreigner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scenic spots. Sometimes, they even feel confused. A lot of problems exist in the translation, such as misuse of words, poor expression of meaning and so on. All of these poor translations do harm to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cause a lot of inconveniences for the foreign visitors. (Ma Zuyi, 2000). I am fond of tourism and being a free tourist like the others who are good at enjoying their wonderful lives. The love of tourism makes me feel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But every time when I have a trip, many unsuitable translations of the names of those scenic spots will embarrass me. Tourism is par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 proper translation of the scenic spot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our country.

        Communi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lobalized society. In order to know each other better,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tried a verity of ways. Of course,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m. All translators have done their best to make the translated work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people.(Gu Jinming, 1997) From my perspective, they really have done a great job. And I want to retrospect the cause of their development. After a thorough evaluation, I choose a branch of translation?ellipsis in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then I did the following jobs.

        I put all my researches and other stuffs together, and then I found that it is a common cas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draws much academic interest. In 1976, Halliday and Hsan classified ellipsis into nominal, verbal and clausal ellipsis. This classification exerts great influence in academic circle. Thereafter,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has been studied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different layers of structure. This kind of study underlines differentiations and similarities of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other famous theory to explain ellipsis is Economy Principle. Economy Principle was put forward by Chomsky (1991,1993, and 1995) in his Generate Crammer. It maintains tha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study follow Economy Principle, which means using the least effort to express the most information. This principle just coincides with ellipsis in function.

        In this thesis, I think that brevity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common function of ellipsis, especially in daily language. An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eople advocate brevity. Shakespeare once remarked,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and in Chinese there are numerous idioms like ?yan jian yi gai? (meaning compendious). However, apart from the function of brevity, ellipsis embodies other functions which are also pretty common in the two languages but less noticed.(Hua Xianfa,2002)These functions distribute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unevenly and represent great colorfulness of language. Exploring other functions of ellipsis and searching for functional recreation in translation will be of much benefit to both English to Chinese and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 found that when Chinese authors try to analyse ellipsis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y always initially put articles in the list. They consider that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Chinese always leave out personal articles. While i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English that almost every sentence has a subject, we can see articles fluently. That is because when we translat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personal articles can be omitted, even though sometimes it may appear once, it can also be omitted if necessary. Furthermore, if the objects can be seen obviously, personal articles should also be omitted. However, it never happens in English. From this point, it is not only allowable but also necessary when we translate personal articles which are objects in sentences into Chinese.

        In my point of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in some way has deliberately promoted the way of people?s thinking, translation syst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erfect,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enjoyed the convenience. However, we can not neglect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is field in China, and we have less influential Chinese translator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in translation.

        III. Feasibility Analysis

        This academic paper is a feasible project and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1.I have great interests in the way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2.I have already studied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ellipsis .

        3.I have collected enough references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on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and do a scrupulous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4.I have a carefully planned schedule and have worked out a detailed outline of this thesis.

        5.I have acquainted myself with the correct format, a clear and complete structure required by the academic paper, and my adequate English competence will enable me to write in fluent and precise English.

        6.My instructor is a qualified translator who is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 I havechosen.

        IV.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and solutions

        1. Problems

        Despite the references I have collected and read, a thorough study of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freely using still needs far more. What?s more, owing to the limited ways of getting references in Xinjiang, I will have to make full use of my present resources. Als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ever written such a serious academic paper. I am therefore a learner and lack the needed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2. Solutions

        (1) I shall make full use of my already acquired references which come from books, magazines and the Internet as well.

        (2) I shall value my own original thoughts and mainly rely on detailed analysis that I have read from the books which have closely idea with my purpose.

        (3) When I have difficultie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I shall consult my instructor and seek for help.

        V. Necessary conditions

        1. Our university and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ave provided the basic study and research conditions and facilities, including books and journals in the library and reading rooms.

        2. The Internet is another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on the campus we have easy access to the Internet.

        3. I have been assigned an instructor to guide me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writing.

        VI. Outline

        I. Introduction

        A.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B.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en Dealing with Ellipsis

        C. The Reason Why Ellipsis Is So Widely Used in Translation

        1. Chinese Expressions Are Much Briefer Than That of English

        2. English Grammar Is Wee-Knit and Complete in Sentence Structure

        II. The Principles of Ellipsis

        A. Omitted Words Must Be Useless And Unnecessar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B. The Meaning of the Omitted Words Is Implied in the Test

        C. Omitted Words Which Are Self-Evident

        Ш.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Ellipsis

        A. The Coh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Expression

        B. The Coincidence of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1. Ellipsis of Articles

        a. Ellipsis of Definite Articles

        b. Ellipsis of Indefinite Articles

        2. Ellipsis of Prepositions

        3. Ellipsis of Pronouns

        a. Ellipsis of Personal and Impersonal Pronouns

        b. Ellipsis of Indefinite Pronouns

        c. Ellipsis of Relative Pronouns

        4. Ellipsis of Conjunctions

        a. Ellipsis of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

        b. Ellipsis of Subordinate Conjunctions

        5. Ellipsis of Rhetoric

        a. Ellipsis of Repeated Words

        b. Ellipsis of Synonyms

;

英汉翻译结课论文

         广告 与艺术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艺术涉足广告是为广告服务的,让广告与艺术完美结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广告与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广告与艺术论文 范文 一:论艺术与广告

        摘 要:艺术与广告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从艺术家与广告人创作的角度阐述广告创作需要艺术的参与,通过**植入性广告的案例说明广告这一艺术感性与商业理性的结合物在质量与利益面前如何权衡,并引入公益广告阐述艺术与广告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广告;商业;**;公益广告

        艺术与广告,是一个长久以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却又始终没有定论的话题。有人说广告是艺术,有人说广告不是艺术;有人说广告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有人说广告只是一种盈利的手段。有人把艺术看的很神圣,认为没有艺术感的广告不是好广告,也有人更重视效益,觉得没有必要无聊到在广告中玩弄艺术。但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广告商都已经有意无意的将艺术与广告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艺术也缺不了广告。那么我们该如何权衡艺术与广告的关系呢?

        由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广告由老套的格式渐渐多元化,由针对性转化为意向性,由单纯变得复杂,由叫嚣、吹捧变为沉稳、现实。艺术同样由具体转化为抽象,再由抽象朝着现实方面转化。它们沿着各自不同的轨迹,逐渐地趋向同一个点,即现实。不同之处在于表达方式,一个婉转迂回,一个波涛汹涌。

        艺术家在创作时,以其自身感受去成就作品,对于那些他不感兴趣的事物可以不去理会,待作品完成后再去探讨和发现其价值。但广告创作者却不是这样,不管是否当时已有感受,他首先要确定作品的利益点,然后围绕着这种主题去创作。作品的价值一虚一实,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广告创作者在创作初期,要做足调研整理工作,再从中找感觉,以期作品推出后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而一旦作品出炉,其价值也就定格了,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水,除非在特定条件下,一些出色地作品被重新审视,但其价值也不会过分超出预期,就如同我们所看到的,某品牌广告或商业**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才能不断获得报酬;而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是根据自身的感觉去表达和发挥,其创作的空间和自由性极大,而博弈性也极大,在作品出世前,谁也不知道它能否被公众接受和喜欢,而随着时间推移,价值逐渐体现,甚至成为无价的宝贝,艺术大师文森特?凡?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我们习惯于从艺术的角度去审视商业广告作品,如果转而从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艺术与广告,反而看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一直致力于 市场调查 研究、收集整理资料而后去开发文案的广告创作者好像一群务实的蜜蜂,而那些注重灵感反对亵渎灵魂的艺术家们反倒成为了沉浸于有价证券买卖活动的投机者。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都是价值,那么由艺术家来从事广告创作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在我看来,广告是艺术的感性与商业的理性结合的产物,不论从哪方面单一的去看待,都不会也不可能得到那种纯粹的结果。艺术创作需要感悟,商业活动需要追逐利益,可是,追逐利益何尝不需要遵循艺术的规律,艺术家们又何尝不需要现实的肯定,二者皆是要回归的。

        在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世界里,没有哪一项是不需要美的,即使每个人对美有不同的解读,各行各业对美有不同的定义。我们烹饪时讲究颜色,穿衣时讲究花色,住房时讲究格调,出门时讲究气场,这种种的讲究,无一不在以美的规律运行,甚至在生活中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在工作中要讲究做事的艺术,?艺术?、?美?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成为一种行为准则,那么广告主这种最多向社会呈现产品的人为什么不能成为艺术家?而广告这种最多扑向大众感官的宣传手段为什么不能成为艺术品?或许我们不能接受,这种形式的艺术违背了艺术的高尚与永恒,或许我们也不能接受这种艺术家的泛滥与低俗,但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的时代和国情,并不是会写字、能画画、识古董就称得上是懂艺术,那么有多少人真正懂艺术?至少大部分本土企业家和高材生对于现代艺术是一窍不通的。

        我们经常看到些不入流的、低俗的、根本不适宜广而告之的宣传品在眼前晃来晃去,我们又总觉得艺术家是艺术家、商人是商人,试想如果那些由广告主买单的广告作品经过艺术家的包装考量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可现实却是艺术家的孤芳自赏和商人的盲目追逐,我们缺乏的是艺术的感性与商业理性的结合,而广告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结合形式,它作为 文化 ,作为艺术,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对社会和人的影响,比起 其它 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更深刻的渗透力和强迫性。它从一开始就以争取更多的受众为基础,不仅意识到了自己的社会尺度,而且自身也早已彻底社会化了。

        然而,艺术家们所担心和反对的问题确实存在,资本的力量确实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艺术作品的艺术感缺失。到此不得不提由**《变形金刚3》中中国赞助方的跨国植入而引发的对于植入性广告的热议。**这种制造话题和体验的艺术形式一直以一种特殊的魔力抓着很多人的神经。近年来,随着植入式广告在好莱坞的成熟,国内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疯狂的石头》《杜拉拉升职记》《唐山大地震》无不在植入式广告上做足 文章 。

        在那个制片方通过寻找赞助商植入广告以减轻成本压力的时代,广告植入还能服从创作大局,如《不见不散》中?十三,路易的,想吐我也不吐?的广告语植入,成为影片中灵光闪现的亮点,其巧妙程度在今天看来亦可称为植入式广告的经典案例。而《杜拉拉升职记》的问世,影响了国产**制作的观念,即做好广告植入,即使不靠票房影片仍能回本,引发了人们对导演是资本还是艺术的质疑。

        在植入广告迅猛增长之初,当广告对创作出现明显干扰时,为了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导演对植入广告的态度还较为谨慎。冯小刚就曾在拍摄《非诚勿扰》时,因为植入式广告的困扰而怒砸玻璃杯。而随着广告植入在资本运作上的成功,导演们的艺术底线出现集体失守,徐静蕾在为《杜拉拉升职记》做宣传时,就直接称广告植入越多越有面子。过去导演们还会以成本压力为由为广告太多而向观众致歉,现在导演们开始积极配合,肆无忌惮地在影片中穿插广告,亦敢冒牺牲影片质量的风险。

        导演的态度差异直接体现出其地位的变化,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商人,而从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不平衡又让我们感受到在艺术创作中和商业推广中平衡的重要性。广告不是不可以植入,但广告植入不可以简单粗暴,有商业无美学已经给广告创作带来危机,造成艺术品位的下降。它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任何形式的商品都必须尊重艺术规律才具有更多商业价值。《阿凡达》、《建国大业》等利用自身影响力与商业资本进行博弈的资源置换方式已经显示出**行业对于艺术与商业的思考,而在更多的领域,我们仍需对广告这种商业与艺术的结合物做更深更广的研究。在这个充满创意和商业敏感的时代,广告制作者只有从自身把握住这种商人的敏感性和艺术家的创造力,才能在资本与艺术的博弈中,既保证艺术质量又能获得商业利益。

        相比于商业广告,公益广告则抛弃了一些浮华,以一种熠熠生辉的姿态诠释着艺术的价值。

        公益广告所表现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非赢利性广告。它以一种社会关爱为己任的崭新姿态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扮演着社会监督、舆论宣传、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并遵循积极、进步、向上、健康的创作原则,将自己的思想与理念以独特的传播方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代的进步、发展、变化必然带来艺术的发展和广告形式的变化。作为个体行为的公益广告,体现了创作个体的艺术素养,也通过个体的艺术实践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活动进行着规范和强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公益广告的独特社会效益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富于创意的公益广告作品不断产生,那些新颖别致、热情友善、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而又文采斐然的公益广告能让人耳目一新,心悦诚服,在受 教育 的同时得到了美的享受。

        广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生活的镜子,是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是人类展现其文化、艺术的创造力的窗口,是美学理想的大众化信物。它对人外在生活和内在精神的渗入和影响,连同它在社会活动中的结构和作用,已形成了一种综合性质的文化现象。而广告的艺术品质,又使广告本身横跨在实用与审美的两极之间,成为实用与审美的结合体,一个完全艺术化又实用化的艺术新形态。

        参考文献

        [1] 沈海晖,章建春.网络广告艺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2007.8重印)

        [2] 沈海晖,章建春.网络广告艺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2007.8重印)

        [3] 罗子明.广告主研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广告与艺术论文范文二:广告设计与艺术运用

        [摘 要]通过对艺术妁创新达到广告设计的要求,架起广告设计与艺术的桥梁。

        [关键词]艺术 传统美学 现代 广告没计

        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中国是一个文明占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习惯。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社会文化。语言是民族的语言,广告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一个民族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文化心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等都必然会对广告语言产生作用。所以,任何一个社会的广告语言不可避免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事实上,反映社会文化的广告语言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可大大促进广告的功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探讨出社会文化与广告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理解和赏析广告语言,对于指导创作、设计既符合广告表达基本原则,又适合特定民族文化特征的广告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与广告语言的研究很少,尤其缺乏比较研究。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习惯。而在一百多年来这种中国特有的审美观念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则出现了现代中国审美观。一个民族文化总是与这一民族的心理、民族性格以及风俗、思维 方法 和伦理观念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作为伦理性的文化体系,中国人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辅助,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天有四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智?,这表明中国文化系统中,重视人与物的关系,在对自然物的摄取和创造中,又找到社会意义,使造物的真、美与善统一起来。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完整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艺术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指题材、主题等等,但是完整的表述应该是与形式结合在一起而下的定义,那就是说,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在媒介中通过形式体现出来的题材和主题。同样理由,对艺术作品的形式所下的定义也应该是与内容相联系的,即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媒介是艺术家借以使其题材和主题转化为内容的手段和方式。 艺术设计的广告语是指表达理念和产品核心特征的、长期使用的宣传短句。

        随着我国媒介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但包括媒体产品和销售网络的竞争,而且包括媒体品牌形象力的竞争。而媒体形象广告语便是塑造媒体形象的?点睛之笔?。媒体形象广告语的立足点在于在媒体和受众之间架起一道可以沟通的桥梁,使受众对媒体产生认知、理解、记忆,并且引发价值观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所以沟通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使用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的独特的物质媒介。

        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广告招贴设计思想,而广告招贴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本文论述了传统美学观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体现。

        指出作为外来的招贴艺术,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招贴艺术。

        我们从来不曾用如实的描写,逼真的再现要求过中国传统艺术,没有人指责某些 山水画 不符合焦点透视的原则,也没人批评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模式,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艺术有一个固定的观念,懂得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价值。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 广告设计语言,也就是平面设计传达信息鼓动宣传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

        它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宣传画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

        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 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中,我们要?寻根?,寻找我们民族 传统文化 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人。

        正因为这样,作为外来的招贴艺术,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招贴艺术。 广告与艺术的存在发展都不断地受到来自于大众领域和商品社会的渗透、干扰和强劲冲击。不仅如此,今天的艺术家还受到来自于源远流长、精深博大的艺术传统的沉重压力。

电子商务法律类论文范文?

       

       英汉翻译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重要的阶段。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词义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表达原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

       论文导读: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与翻译进行探讨。语境,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

       关键词:翻译,语境,语境分析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境context,就是指语言文字一经使用后所处的言语环境。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最早提出语境的概念,并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

       英国语言学家、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John Rupert Firth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意义就是语言成分在语境中的功能。弗斯把马林诺斯基的语言环境概念加以扩充套件,指出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加者的身份和历史、参加者的关系等,都构成语言环境的一部分。

       英汉翻译时,语言语境是首先要考虑的语境因素。本文就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与翻译进行探讨。

       1.词义语境

       在我们英语学习当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脱离了语句及语境就很难确定这些词的词义。在具体的句子中,经常发生对词语本意理解不透彻,造成翻译失误。这时,就需要跟据上下文选定多义词的具体意义,排除同形异义词的干扰,挖掘该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真正意义。

       context一词最早用来指某一特定词、前后的词句,即词、短语、语段的前后关系。左右邻词对词义的影响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决定词的意义及翻译选词。如英语中“head”一词有好几个词义:

       From head tofoot从头到脚

       A head ofstate国家元首

       One hundredhead of sheep一百头羊

       王海芸1979—,女,汉族,河南新乡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Use your head动动脑筋

       Two heads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语用用意分两类:暗含的和明说的。前者指言下之意语用意义,后者指字面意义符号意义。语义核的“头”就是“head”的符号意义字面意义,但这一符号意义并不等于语用意义语境意义。如果翻译时不考虑该词与左右邻词的关联,即句子,所译出的句子就会生硬、呆板。只能说是形似,而不能达到神似的完美境界。

       2.句子语境

       在实际翻译中,译者须经常从句子语境来推出词语的含义。人人都知道like是“喜欢”的意思。请看下面的一组句子:

       1He likes maths more thanphysics.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学。

       2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charges attract.

       相同的电荷相斥,不同的电荷相吸.

       3 In the sun beam passing through the window there are finegrains of dust shining like gold.

       在射入窗内的阳光里,细微的尘埃像金子一般在闪闪发光。免费论文,语境。

       4 Like knows like.

       英雄识英雄。

       这四个句子中的同一符号like由于它所处的语境不同,因而它的意义也各不一样。根据其所处的语境应分别译为: “喜欢”、““相同的”、“像”、“英雄”。可见,离开了具体的句子语境,死死记住like就是“喜欢”,“喜欢”即是like,是很难理解翻译上述各句的。

       3语篇语境

       在实际翻译中,有时从一个句子中很难确定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从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中获取其含义。篇章段落通常是一个有机整体,语言连贯语句关联,实际上就是一个语境,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语境中理解把握全文。免费论文,语境。

       Last week I went to thetheat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 I didn’t enjoy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上星期我去剧院看戏。我的座位很好。这台戏也很有趣。可我没有得到乐趣。一对青年男女坐我的后面,他们高声交谈。

       上例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中的一个故事,内容与文字都非常简炼。但是,翻译时如果不著眼于整个篇章,不考虑作者的意向和语篇情境,则完全可以将“I didn’t enjoy it”。译成“我并不欣赏此剧”。但这样翻译就完全背离了原作的本意,因为作者并非不喜欢该剧,而是被身后的两个年轻人搅得无法去欣赏。

       4. 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说话、语言、言语事件的时间地点。免费论文,语境。世界上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语言这个社会活动也不例外,每一话语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

       一个词的词义和话语意义常常不仅仅是由其语言因素来确定,而是由词汇和话语所出现的情景来确定的。在“we looked for a long time before we found a spring”.句子中。“spring”在不同的情景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在安装弹簧床时,指的是弹簧。在修表时,指的是发条。免费论文,语境。如果几位旅行者在沙漠中终于找到点水喝时说了这句话,指的则是泉水。其“spring”所指的意思与前两种情况又大不一样。

       任何语言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等情景语境因素决定话语的真正意义。例如: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获悉撒切尔夫人下野后,回忆两人间融洽关系时说了一句话:“It was clear to me that we were soul- mates when it came toreducing government and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此句中,“soa1-mates”有“性情相投的人”、“挚友”;“情人”、“情侣”两个含义。里根在此表示对老朋友下野的慰藉,结合当时情景,毫无疑问,前者为本句意义,全句可译为:“显而易见,涉及到减少 *** 干预和扩大经济机会这一问题上,我俩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5.文化语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沟通和移植。文化语境指的是源语和译入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也就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免费论文,语境。由于各民族区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的翻译中时常会遇到诸如误解原文、译文词汇空缺等情况。由于复杂的文化难以用翻译技巧加以弥补,处理此类翻译必须要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如红楼梦中:

       原文: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五回。

       译文:For hu *** andshe will have a mountain wolf. His object gained he ruthlessly beratesher。

       此处语境在寓言中。“中山狼”出自明朝马中锡的《山狼传》讲的是中山上的一只狼中箭后,欲食救命恩人东郭先生的故事,它的语用隐含是:孙绍组恩将仇报,虐待相濡以沫的妻子。英国汉学家霍克斯Hawkes先生,借用了汉语拼音将“中山狼”译为“the Zhongshan wolf”。在无脚注的情况下,西方读者很可能不得要领,感到满腹疑惑:“Zhongshan”是狼的品种还是产地,这种狼有什么特别的吗?而我国翻译家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增译手法,作了些变通,将“中山狼”译为“mountain wolf”。明示夫妻关系,突出“忘恩负义”的特别意义,基本上实现了原作的语用意图。如不十分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其翻译的译文语义偏离了原文的背景是不正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中一定要考虑译文的文化语境,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再看下面容易误译的句子:

       He has no mercury in him.他没有精神或毫无活力。

       如果按照“mercury”最基本的意思,这句话就会译成“他体内没有水银”实际上,西方古代哲学家将“mercury”水银视为大地万物的元气,故“mercury”一词今仍可用来指活力或精神。免费论文,语境。只有正确了解了“mercury”这层意思之后,我们才会翻译出正确的句子来。

       6.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对语境进行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语境制约翻译,而翻译又依赖于语境。我们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要清楚语言中字句的组合是临时的,它们产生的意义具有相对临时性,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是不确定的,是潜在的。因此,在翻译时,不能只是局限于对孤立的词语或句子本身来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应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进行。所以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对语境进行分析,把握好特定的语言语境,对文章既做巨集观的掌握又做微观的分析,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翻译才能做到准确无误、优美得体。

       参考文献:

       [1]Firth, J. R .Papers in Linguistics [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2]裴文现代英语语境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建华语境层级与语义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6.2

       [4]曾绪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 2004. 2

       [5]杨宪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 [ M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6]方祝根浅谈语境与翻译[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1

范文二:英汉翻译中的文化透析_文化因素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语言都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故文化因素对不同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形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生活方式、认知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论文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因素,中西文化异同

       1.引言

       提高英汉翻译的水平涉及很多因素,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语言的交流,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我们能正确处理其中涉及到的这些文化因素,对准确、标准地翻译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文化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王鸽平,2001:15从狭义上讲,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由于地域、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的不同,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不同国家习俗各异,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因而表现在语言上也有差异。[2]冯庆华,2002:122例如,在翻译汉语中的“四面楚歌”、“项庄舞剑”、“指鹿为马”、“鸿门宴”等成语和习语时,若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译出的文章就会令西方人士莫名其妙,不能确切理解。同样,在翻译以下习语:"to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指多此一举,不必要的事,"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敌人或危险,"towerofirony"象牙塔,比喻世外桃源[3]张培基等,1991:P161-163时,如不能熟悉这些习语中具有的浓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文化知识,很难找到让读者准确理解的汉语表达方式。

       中西文化有其共同点。同时,中西文化因其产生的条件的不同,又必然存在差异。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者,除精通相应的语言形式外,还要扎实地学习该语言对应的文化知识。

       3.中西文化的共同性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3.1人类生活经历的共同性决定了两种语言不仅在表达形式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说法,而且它们在意义和修辞上也有相似之处。

       例如在下列英汉翻译中,就利用英汉语言的这种相似性直截了当地套用两种语言对应的同义习语,即采用翻译中的直译法。例如:"topraisetotheskies"捧上天去,"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toaddfueltothefire"火上浇油等,还有一些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如"tolaughoffone'shead"笑掉牙齿,"toshedcrocodiletears"猫哭老鼠,"to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atsixesandsevens"七颠八倒[2]P162等等。然而中西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义则是绝对的、普遍的。汉英两种语言反映各自的民族或地方特色,在某些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在互译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不宜生搬硬套对应语言中具有鲜明民族或地方色彩的表达方式去强译。例如,"Twoheadsarebetterthanone",虽和汉语习语“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有相同意义,但在翻译时不可简单地套用后者。因为诸葛亮是我国的一个历史人物,与原作上下文会形成矛盾。如果把它译为“一人不及两人智”,就比较合适,意思既接近,又可避免因历史文化因素引起的矛盾[3]张培基等,1991:P167。

       3.2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交流和传播导致两种语言中各自出现大量的外来词。

       这些外来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改造了引进国的语言。在以形意为词汇主干的汉语中,虽不排斥音译的办法,但尽可能地倾向于意译的做法,而英语对待外来词则以音译为主。例如英语词汇中的"Kang炕","litch荔枝","jiaozi饺子"等。在英汉翻译中有的干脆是原文照搬,如“VCD,DVD,DNA,CT,SARS”等,这种直译法一开始令读者感到陌生,但一旦熟悉并掌握后,就等于把原词汇中的资讯以近乎保持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外一种语言,丰富了它的词汇,也推进了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它对语言、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潘绍中,2004:P9。

       4.中西文化的相异性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西两种语言在诸多方面的不同,既对语言学习造成一定障碍,也对英汉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

       4.1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因而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的词语;而在以大陆为主的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而对中国人来讲,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例如:"ableseaman"一级水平,"belefthighanddry"陷于困境,"give *** .orsth.awideberth"远远地躲开等[4]P194-195。

       可见这些谚语多和航海有关,代表岛屿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以陆地为主,“树”、“蝼蚁之穴”、“路”、“前车之覆”等都体现着陆地文化[5]王振亚,2000:p138。

       反之,汉语有许多关于江湖、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也难找到现成的对应表达形式,译为英语时一般用意译的办法。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语中虽有"Asyousow,soyoumustreap"的说法,但不如汉语具体形象。又如,青黄不接的季节Whencropwaseatenandthenextstillgreen,无孔不入totakeadvantageofeveryweakness,眉飞色舞tobeamwithjoy,运涛好久不来信了,一家子盼星星盼月亮tillhiswholefamilyworriedoverhimdayandnight。[6]吕瑞昌等,1985:P139

       由于中国长期的农耕生活的影响,汉语中产生了大量与“食”有关的表达形式,而这些在英语中比较罕见,必须按实际含义和上下文去翻译。许多源自饮食的比喻,英语中没有对应形式,只有意译。例如,他抢了我的饭碗He'stakenthebreadoutofmymouth或He'stakenmyjobfromme,吃醋bejealous。[4]潘绍中,2004:P10

       4.2中西民族情感心理、认知方式的差异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在风俗习惯、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许多词语在中西两种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缺乏对这些词语表达的文化含义的理解,会造成交际和翻译中的失误。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特的,而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表现在语言上,英语偏好用词具体细腻,而汉语用词概括模糊。例如“说”一词,英语有“say,speak,tell”等,这些词使语言简洁准确,又富于变化,形象生动。而汉语往往趋向于泛指,在“说”前加副词修饰语,如,语无伦次地说,低声地说,嘟嘟囔囔地说[5]王振亚,2000:P217。

       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社团和集体的价值;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个人为中心,因而导致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例如,在姓名、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中英两种语言的行文方式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文化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区域性;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

       4.3中西文化中价值观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人情等为人处世准则的观念。一般认为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而对崇尚新教、个体文化价值的英语民族来说,这种亲属关系就笼统宽松得多。表现在两种语言中,英语一般只用uncle和aunt表示对非直系长一辈的称呼,对小一辈只用nephew和niece,而对同辈不分长幼用brother和sister,甚至不分男女概称cousin,这在汉语中是不容许的,因为汉语中对此类关系分得十分详细。所以在英译汉中,要找准汉语对应的词语,必须先弄清辈分和亲属、社会关系。而在汉译英中,这些复杂的亲属关系词语就要适当简化。

       英语民族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体现在语言中,例如:AnEnglishman'shouseishiscastle英国人的家是他们的城堡,意味着没有理由不可以去无故打扰别人或没有预约不可以贸然拜访某人;Evenreckoningmakelong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Tellmoneyafteryourownfather亲父子明算账[5]王振亚,2000:P128等,这些都表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如"YouspeakexcellentEnglish",中国人常说"no,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积极地回答“Thankyou!”。

       中西方文化中由于长期不同的宗教信仰,决定了两种语言中许多表达方式的差异。英美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传统,而中国人长期信仰佛教、儒家学说。因而在翻译时要顾及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特别是有关宗教意义的词语。例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illsofGodgrindslowbutsure天网恢恢,疏而不漏,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3]张培基等,1991:P188等。

       5.结语

       应该说,在从事英汉翻译时,我们必须要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络,掌握中西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正确处理翻译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因素,从而更标准、更准确地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鸽平.关于《中国文化概况》中名词的翻译问题[A].语言文学与文化 [C]. 北京:智慧财产权出版社,2001.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 张培基等. 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4 潘绍中.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J]. 中国翻译,2004 3.

       5 王振亚. 语言与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吕瑞昌等. 汉英翻译教程[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

       电子商务在给消费者带来更便捷和经济服务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周的问题。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的法律问题

         摘要: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已广为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重视。本文分析了国际上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的态度,研究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税收制度的挑战,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我国 *** 在解决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方面应采取的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法律

       电子商务Electronic merce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兴起的一种崭新的企业经营方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全球性电子虚拟市场,大大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率,但是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对传统税收制度提出新的挑战,引发了一些列税收问题,对现行税收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的不同态度

         电子商务的定义一般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说,电子商务是指所有以电子技术手段所进行的与商业有关的活动。包括交易当事方通过电话、电传和传真的通讯方式进行的商贸交易。狭义或严格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是指以因特网为执行平台的商事交易活动。这是当前发展最快、前途最广的电子商务形式,是电子商务的主流。本文所讨论的电子商务是指狭义的电子商务。

         目前对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国际上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观点,发达国家坚持对电子商务交易不征税,因为这些国家实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电子商务对其国家的税收流失较少,相反还有利于这些国家向别国推销电子产品。持此种观点的代表者是美国。美国电子顾问委员会极力反对向网路销售征税。他们认为,目前的电子商务还只是一个雏型,尚未奠定坚实的基础,实际占零售业销售额的比例很低。如果现在马上对电子商务征税,将导致网路销售下降。

         另一种观点,发展中国家坚持对电子商务征税,因为这些国家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作为电子产品的净消费者,电子商务的发展会造成其流转税流失。他们认为网路销售与其他销售渠道一样,没能理由免征销售税,否则对传统商家而言,与网路商家明视讯记忆体在不平等竞争。销售税作为地方 *** 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大众得以享受各种社会服务的财务基础,如果 *** 不能实现财政收入,最后受损失的还是老百姓。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2000年4月中国时任财政部长项怀诚在“世界经济论坛企业高峰会”上表示:网际网路征税问题是个重要问题;征税要有凭证,因特网是无纸化的,较困难,我国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中国不想放弃征税权,同时又要让中国的网际网路发展快一点。项怀诚表示,中国将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再作出征与不征、多征还是少征的决定。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税收对策。

         二、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税收制度的挑战

         一国家税收管辖权产生冲突

         所谓税收管辖权,就是国家或 *** 在税收方面所拥有的各类权力,它是国家 *** 在税收领域的体现。目前,世界各国确定税收管辖权有源地税收管辖权原则、居民管辖权原则,或是同时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我国是选择双重管辖权的国家。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使交易场所、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使用地难以判断,各国对所得来源地的判定发生了争议,必将弱化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因此,有的国家,例如美国就提出居住地税收管辖权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为优,倾向于加强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而不是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但是,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也面临自身的挑战。首先,虽然居民身份通常以公司的注册地标准判定,但是许多国家还坚持以督理和控制地标准来判定居民身份。大多数国家的公司税法都已允许外国公民担任本国公司的董事,还允许董事会在居住国以外的国家召开。诸如电视会议等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形同虚设。其次,在电子商务中公司可以选择交易发生的地点。公司出于避税或其他考虑,可以将交易活动转移到税收管辖权较弱的地区进行。此外,如果片面强调居民税收管辖权,则发展中国家作为电子商务商品和服务的输入国,其对来源于本国的外国企业所得税税收管辖权,将被削弱或完全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

         二常设机构设立地难以确定

         所谓常设机构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场所,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作业产所等。常设机构的概念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固定的办事地点或者是实际经营场所;二是独立的代理人,代理人能够代表公司签订合同。如果某企业在所得来源国非居住国有常设机构,并且经营所得来自该常设机构,则可以判定这笔所得来源于该国境内,该国 *** 就可以对其行使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征税。但是在电子商务中,可以任意在任何国家设立或租用一个伺服器,成立一个商业网站,传统常设机构的定义受到了挑战。此外,电子商务中产品及劳务的提供仅通过网站及相关软体来完成。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通过国际网际网路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谈判、订货、付款等交易行为。因此,在东道国境内设立营业场所、固定机构或委托代理人开展业务的传统方式已失去其存在意义。

         三课税物件发生混乱

         课税物件是指对什么征税,是征税的依据,也是一种税种区别于另一种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电子商务改变了产品的固有形式,使课税物件的性质变的模糊不清。电子商务模糊了销售利润、劳务报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各种所得的区别界限。由于现代资讯通讯技术发展,象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等各种有形商品和计算机软体、专有技术等无形商品,以及各种咨询服务,都可以通过资料化处理而直接经过网际网路传送,传统的按照交易标的性质和交易活动形式来划分区别交易所得性质的税法规则,对网上交易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难以适用。

         四税收征管难度增大

         我国1992年制定,并于199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目前已经构建起以一套相对完整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但是面对电子商务这个新生事物传统税收征管面临巨大挑战。

         首先,现行税务登记方式不适应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通过资讯网路进行交易,其经营范围往往是没有限制的,也可以事先不通过工商部门的批准,因而现行有形贸易的税务登记方法不再适用于电子商务,无法确定纳税人的经营情况。

         其次,现行的账簿凭证发票管理及纳税申报方式不适应电子商务。在网际网路电子商务中账簿、凭证、发票是以电子资料这种无形的形式存在的,而且这种网上凭证的数字化又具有随时被修改和不留痕迹的可能,使征税失去可靠的审计基础。

         此外,难以确定客户身份和地理位置,纳税申报更加困难。在网际网路上没有国界的概念,如果将现有的税收原则不加以修改而应用于电子商务税收,本来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就可能会冒充自己向国外供货并以次骗取出口退税,或者通过隐瞒商品的真实消费地而逃避进口关税。

         三、对我国解决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建议

         针对目前电子商务的税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尽早规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一明确是否征税的态度

         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还没有明确的态度,但是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对电子商务征税是必然的趋势,问题只是在于何时开始征税,如何征税。

         首先,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趋势来看。电子商务从产生至今不足20年,但是其发展的速度却是惊人的,其在整个贸易中占的比重正在飞速上升,在未来电子交易完全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传统贸易。如果不对其征税国家的收入将会大大减少,影响到公共事业的投入。

         其次,从国家法律规定上看。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其他单行税务法规也规定了公民应予纳税的范围。电子商务只不过是采用了更加先进的交易方式,通过网际网路进行交易,但是其本质并没有改变,电子交易并没有超出税法所规定的应税范围之外,所以对其也应予以征税。

         此外,从国际上对待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态度上看。国外电子商务比较发达国家,对电子商务的征税问题不但已提上议事日程,而且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如澳大利亚税务局在“税收与因特网”的报告中,也倾向于网路交易进行征税,并对现行税收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因此,我国目前首先要表明保留对电子商务征税权的态度,然后鼓励各界对电子商务中的税收问题开展研究,加强国际合作,跟踪掌握各国最新动态,尽早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方案。

         二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税收原则

         我国电子商务虽然目前规模有限,但是也应该尽早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的税收原则,明确电子商务税收的发展方向。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原则应包括:

         1.税收 *** 原则。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在经济领域行使 *** 的具体体现。在电子商务领域,我国将长期处于净进口国的地位。为此,我国在制定电子商务的税收方案时,要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尽量使我国税制与国际现有税收原则相一致。

         2.税收中性原则。

         目前世界上已颁布网上贸易税收政策的 *** 和权威组织都强调取消发展电子商务的税收壁垒,坚持税收的中性原则。税收中性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含义:一是国家征税尽量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额外损失;二是征税应当尽量避免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择产生影响。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应该遵循中性原则,要以交易本质为基础课税,避免交易形式的影响。

         3.立足现行税制原则。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有别于传统商务的贸易方式,其内容仍然是现存社会中人们时常使用的商品、劳务。其内容实质未发生变化。现行的税收法规及其体现的税收原则是社会生产、贸易活动的社会规范,其基本上是适用于电子商务的,我们应继续以现行税收法规、税收原则,去解释、分析、研究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

         三构建电子商务的税收法律体系

         现行税法多数是在传统贸易环境背景下建立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有必要对税收法律体系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1.修订和完善税法中与电子商务税收有关的概念。

         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税收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对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上。通过对现行税法一些和电子商务有关的税收概念如“常设机构”、 “居民”、“所得来源”、“商品”、“劳务”、“特许权”等的内涵与外延重新界定和解释,对现有税法的基本原则和条款进行必要的修改、删除,并增加对电子商务适用的相应条款,妥善处理有关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法律问题。

         2.修改税收实体法。

         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适时调整我国税收实体法。我国税收实体法主要包括流转税法、所得税法及其他税法。在电子商务税收立法中,要根据实体法受到电子商务影响的不同情况,具体考虑对他们的修订、改动、补充和完善。

         3.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法。

         在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中,由于电子交易都是以资料交换的形式在网路空间进行,所以税务机关很难追踪、掌握、识别买卖双方电子商务交易情况。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税收征管法进行修订,就上述问题先做出一些原则性、前瞻性的规定。可以考虑以支付体系为监管重点,允许税务机关从银行储存的资料中掌握电子商务交易的资料并以此确定纳税额。此外,应当在法律中确认税务机关对电子交易资料的稽查权。应在税收条文中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按法定程式查阅或复制纳税人的电子资料资讯,并有义务为纳税人保密。

         篇2

         浅析电子商务中主体的法律界定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已经颇具规模。随着我国学者在电子商务领域研究的深入,其法律理论框架也开始向着纵深发展。电子商务较传统的商业行为来看,法律关系更加复杂。因此,从法律的角度对电子商务动态和静态的各个环节进行解构成为构建良好法律体制的重要任务。本文就电子商务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在法律上的界定试作解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主体;网际网路络

         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基于计算机和网路技术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在于不断改善的电子商务环境为其提供保障。所谓电子商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特殊的商事活动,即在电子化的平台上以资料化手段来完成商业 *** 易的现代商业行为。电子商务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根据不同的电子商务主体来进行划分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中不同的主体对于解构和重塑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是一个重要方面。

         依据主体的不同电子商务可以分为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消费者,C2C个人对个人等不同型别的交易模式。对不同主体之间的商事活动进行管制的法律规则也并不相同,因此,应当分析主体性差异的交易模式所处的现状和境遇。

         一、电子商务主体的内涵

         电子商务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商事行为。从法律的角度看,电子商务的主体是指作为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享有一定的民商事权利,承担民商事义务的一方。当然,在对电子商务主体进行法律界定之时,不仅需要从行为外观上判断,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商事关系发生的事实进行认定。

         电子商务的主体在网路环境下具有以下特征:

         1虚拟性。

         与传统的商事活动中主体相比,电子商务的主体因网路的应用而具有了一定的虚拟性,虽然双方最终交易仍然具有现实性,但其与传统的商事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已经存在差别,建立在位元概念上的这种存在,法律对于初步判断其真实商能力以及对各交易环节的控制都更为困难。

         2多方性。

         不同于传统的商事行为,电子商务的主体还包括其他的参与主体,像网路平台服务机构,建设团队,管理机构以及其他对电子商务环境有着积极影响的一方。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成为电子商务法制构建上的一个需要克服的困难,尤其是在对各方责任承担上的认定。

         3发展性。

         电子商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路技术不断推进,对电子商务的运作方式也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促成有效且安全的交易环境,交易模式可能会更加复杂,因此也将可能会有更多的主体参与到电子商务法律关系中来,使得电子商务的主体不断扩充套件。

         二、电子商务主体的分类

         传统的商事主体是指在商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归属者。电子商务的主体并非仅指直接交易的双方,而是在商事法律关系中,对特定电子商务行为的完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参与者。由此来看,对电子商务主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交易主体

         交易主体通俗来讲就是指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也即电子商务中的主要行为者。而交易主体无论从外观还是实质来看,与传统交易主体相类似。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事活动,交易双方从根本上看仍旧需要符合传统商法的要求。除了个人作为交易的一端外,其他的商事主体需要依据现有商法进行登记,取得营业资格,同时还要求具有商事能力,确保其具有履约能力。交易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商事组织:根据法律的规定,成立并依据商法的相关规定从事营业活动,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法人或者合伙组织。商事组织因具有较为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援,更易发展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中最为活跃的一方。

         2、个人:电子商务中存在C2C以及B2C等交易模式,在交易的两端均为个人。在电子商务中,个人多数以使用者的身份出现,接受商品或者服务。在有些情况下,个人也作为卖方,利用网路平台向他人提供商品或服务。

         三、服务主体

         所谓服务主体,是指为电子商务的执行提供技术支援,以便有效的进行网路接入、资讯控制从而快速达成双方交易。正是这一主体的存在,使得电子商务的法律规制与传统商法有了较大的差异,这一全新的主体,在电子商务的执行过程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对部分纠纷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

         1、网路服务提供者:网路服务提供者ISP,是指为电子商务构建网际网路络环境,提供资讯连线,资料接入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者,包括网路基础设施经营者、电子布告板系统经营者、接入服务提供者、主机服务提供者等各种服务。良好的基础环境对电子商务的有效执行是一个关键环节,对网路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规制是不可缺少的。

         2、网路内容提供者:网路内容提供者ICP,则是指为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实质资讯内容的人,电子商务中形形 *** 的资讯内容和不同的资讯形式,都是由此类主体提供。从外观上看,网路内容提供者更是越过交易卖方直接将资讯传递给买方的人,因此在区分网路内容提供者和交易主体之间的责任过错是最困难的地方,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是非常重要的。

         四、监管主体

         所谓监管主体,是指对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负有监管责任,保证电子商务环境良好执行义务的主体。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方式,利用网际网路络进行商贸交易因其便捷高效的优势也备受重视。伴随而来的还有各种纠纷,因电子商务中存在的技术漏洞和网路虚拟等特性,侵害交易双方的商业机密,威胁交易安全,侵犯个人资讯,财产资讯等合法权益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因此,建立和维护电子商务的秩序,形成良好的监管制度对于促进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 在电子商务的监管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涉及的不仅是商事交易和商事资讯,还包含着个人资讯等其他的社会性因素。 *** 作为最为有效的监管主体能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有力的保障。其中,对公众资讯,国家机密的保护,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保障以及对网路犯罪的预防都是重要的方面,因此,加强 *** 对电子商务的执法,促进 *** 对网路环境的改善都是刻不容缓的。

         与此同时,作为消费者的个人也应当积极地运用相关的法律,维护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各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和资讯予以监督和举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体制,共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保树,《商法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2]齐爱民,徐亮,《电子商务法原理与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

       今天关于“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电子产品广告翻译论文范文”,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